开云-开云体育

开云「中国」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18651628801

复合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工业材料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8-15 02:38:13浏览次数:

  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复合工业材料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复合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工业材料论文范文(图1)

  当超细微粒的尺寸与光波波长、德布罗意波长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投射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晶体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非晶态纳米微粒的颗粒表面附近原子密度减小,导致声、光电、磁、热、力学等特性呈现出新的小尺寸效应。如当颗粒的粒径降到纳米级时,材料的磁性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如一般铁的矫顽力约为80A/m,而直径小于20nm的铁,其矫顽力却增加了1000倍。若将纳米粒子添加到聚合物中,不但可以改善聚合物的力学性能,甚至还可以赋予其新性能。

  一般随着微粒尺寸的减小,微粒中表面原子与原子总数之比将会增加,表面积也将会增大,从而引起材料性能的变化,这就是纳米粒子的表面效应。

  纳米微粒尺寸d(nm)包含总原子表面原子所占比例(%)103×1042044×1034022.5×1028013099从表1中可以看出,随着纳米粒子粒径的减小,表面原子所占比例急剧增加。由于表面原子数增多,原子配位不足及高的表面能,使这些表面原子具有高的活性,很容易与其它原子结合。若将纳米粒子添加到高聚物中,这些具有不饱和性质的表面原子就很容易同高聚物分子链段发生物理化学作用。

  我国理工类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及组织管理等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本文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专业学位培养质量进行了探讨。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是我国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设定的一种研究生层次的学位。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1]自1991年设立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理工类高校得到了迅猛发展,“应用”“实践”“复合”的特点日益突出。但受办学理念和学科发展惯性等因素的制约,理工类高校大多没有形成自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和品牌,特别在管理机制、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要重视政策法规的引导与规范作用。努力突破制度上的障碍,完善配套制度,从政策上、制度上、宣传上加大扶持力度。(1)从政策上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和支持力度,扩大应用型、Kaiyun 开云复合型等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2)在制度上,将专业学位学历与职业资格相衔接,促进研究生群体不断提升个体综合素质,切实优化生源结构。(3)重视宣传效应,在全社会营造认可、支持专业硕士的良好舆论氛围与心理环境,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的社会接受度。

  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砖、块、板,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但数量较小。论文百事通只有促使各种新型材料因地制宜快速发展,才能改变墙体材料不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的目的。

  近年来,自我国研制开发和引进的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墙体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墙体材料现代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配套能力差。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实心粘土砖限制的力度不够,缺乏具体措施保护土地资源,以毁坏土地为代价制造粘土砖成本极低,使得任何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在价格上无法与之竞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温隔热材料有了长足的进步,已发展成为品种比较齐全,初具规模的保温材料的生产和技术体系。我国保温材料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的主要差距是:①保温隔热材料在国外的最大用户是建筑业,约占产量的80%,而在我国在建筑业其应用仅占产量的20%;②生产工艺整体水平和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不够稳定;③科研投入不足,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滞后,特别是保温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多年来进展缓慢,严重地影响了保温材料工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其他新型建材制品设计施工应用方面的工作,是发展新型建材工业的当务之急。新晨

  我国保温材料不少产品已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化,质量从低到高,形成以膨胀珍珠岩、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为主的品种比较齐全的产业,技术、生产装备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但总体技术和装备水平仍较低,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技术还有待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温材料的推广应用。另外,保温材料工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全国各地蜂涌而上,而在应用领域的开发上却投入不多,造成了目前效益低、供大于求的局面。

  科学界普遍认为,纳米技术是21世纪经济增长的一台主要的发动机,其作用可使微电子学在20世纪后半叶对世界的影响相形见绌,纳米技术将给医学、制造业、材料和信息通信等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因此,近几年来,纳米科技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极大青睐,并引发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由于纳米技术对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及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地区)纷纷将纳米技术的研发作为21世纪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器,相继制定了发展战略和计划,以指导和推进本国纳米科技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制定了国家级的纳米技术计划。一些国家虽然没有专项的纳米技术计划,但其他计划中也往往包含了纳米技术相关的研发。

  为了抢占纳米科技的先机,美国早在2000年就率先制定了国家级的纳米技术计划(NNI),其宗旨是整合联邦各机构的力量,加强其在开展纳米尺度的科学、工程和技术开发工作方面的协调。2003年11月,美国国会又通过了《21世纪纳米技术研究开发法案》,这标志着纳米技术已成为联邦的重大研发计划,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研究中心、基础设施的建立以及人才的培养等全面展开。

  日本政府将纳米技术视为“日本经济复兴”的关键。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将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技术和纳米技术作为4大重点研发领域,并制定了多项措施确保这些领域所需战略资源(人才、资金、设备)的落实。之后,日本科技界较为彻底地贯彻了这一方针,积极推进从基础性到实用性的研发,同时跨省厅重点推进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国际竞争力的研发。

  欧盟在2002—2007年实施的第六个框架计划也对纳米技术给予了空前的重视。该计划将纳米技术作为一个最优先的领域,有13亿欧元专门用于纳米技术和纳米科学、以知识为基础的多功能材料、新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研究。欧盟委员会还力图制定欧洲的纳米技术战略,目前,已确定了促进欧洲纳米技术发展的5个关键措施:增加研发投入,形成势头;加强研发基础设施;从质和量方面扩大人才资源;重视工业创新,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考虑社会因素,趋利避险。另外,包括德国、法国、爱尔兰和英国在内的多数欧盟国家还制定了各自的纳米技术研发计划。

  科学界普遍认为,纳米技术是21世纪经济增长的一台主要的发动机,其作用可使微电子学在20世纪后半叶对世界的影响相形见绌,纳米技术将给医学、制造业、材料和信息通信等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因此,近几年来,纳米科技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极大青睐,并引发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由于纳米技术对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及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地区)纷纷将纳米技术的研发作为21世纪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器,相继制定了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发表和推进本国纳米科技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制定了国家级的纳米技术计划。一些国家虽然没有专项的纳米技术计划,但其他计划中也往往包含了纳米技术相关的研发。

  为了抢占纳米科技的先机,美国早在2000年就率先制定了国家级的纳米技术计划(NNI),其宗旨是整合联邦各机构的力量,加强其在开展纳米尺度的科学、工程和技术开发工作方面的协调。2003年11月,美国国会又通过了《21世纪纳米技术研究开发法案》,这标志着纳米技术已成为联邦的重大研发计划,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研究中心、基础设施的建立以及人才的培养等全面展开。

  日本政府将纳米技术视为“日本经济复兴”的关键。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将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技术和纳米技术作为4大重点研发领域,并制定了多项措施确保这些领域所需战略资源(人才、资金、设备)的落实。之后,日本科技界较为彻底地贯彻了这一方针,积极推进从基础性到实用性的研发,同时跨省厅重点推进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国际竞争力的研发。

  欧盟在2002—2007年实施的第六个框架计划也对纳米技术给予了空前的重视。该计划将纳米技术作为一个最优先的领域,有13亿欧元专门用于纳米技术和纳米科学、以知识为基础的多功能材料、新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研究。欧盟委员会还力图制定欧洲的纳米技术战略,目前,已确定了促进欧洲纳米技术发展的5个关键措施:增加研发投入,形成势头;加强研发基础设施;从质和量方面扩大人才资源;重视工业创新,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考虑社会因素,趋利避险。另外,包括德国、法国、爱尔兰和英国在内的多数欧盟国家还制定了各自的纳米技术研发计划。

  摘要:对穿条式和浇注式铝合金隔热型材基材和经阳极氧化、电泳涂漆、粉末喷涂、氟碳漆喷涂处理的隔热型材分别进行室温、低温、高温纵向剪切试验,获得纵向抗剪特征值,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的穿条式和浇注式隔热型材在室温、低温和高温的纵向抗剪特征值均高于基材。

  铝合金隔热型材用隔热材料连接铝合金型材而制成的具有隔热功能的复合型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门窗中以起到隔热节能的环保效果。隔热型材的复合方式分为穿条式和浇注式[1]。为克服铝合金表面性能方面的缺点,扩大应用范围,表面处理技术是铝合金不可缺少的一环[2]。铝合金表面处理方式分为阳极氧化、电泳涂漆、粉末喷涂和氟碳漆喷涂[1]。隔热型材由铝合金和隔热胶条复合而成,其复合性能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复合性能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纵向剪切特征值、横向抗拉特征值、高温持久载荷横向拉伸试验等,纵向剪切特征值和横向抗拉特征值是隔热型材复合性能的核心指标。影响隔热型材复合性能的因素有铝型材齿型、滚压工艺、隔热条性能等[3],本文着重研究表面处理方式的不同对隔热型材的纵向抗剪特征值的影响。

  在复合成隔热型材之前,将铝合金型材分成若干批,按正常的生产工艺分别进行各种表面处理,获得基材(未经表面处理)、阳极氧化型材、电泳涂漆型材、粉末喷涂型材和氟碳漆喷涂型材;再将这些铝合金型材采用同种隔热胶、同一工艺进行复合,分别加工成穿条式和浇注式隔热型材。

  本实验使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纵向剪切试验,试验夹具按GB/T28289-2012标准中规定的试验装置进行设计。在进行试验之前,先将试样进行状态调节,调节条件为室温(23℃±2℃)、相对湿度为50%±10%的环境条件下放置48h。隔热型材的室温纵向剪切试验在23℃±2℃的温度下进行,按GB/T28289-2012标准中的要求进行试验。每组试验共做10个试样以计算纵向抗剪特征值。低温和高温纵向剪切试验先将试验夹具置于高低温试验箱中,将试样在规定的试验温度下(穿条式隔热材:低温:-20℃±2℃、高温:+80℃±2℃;浇注式隔热材:低温:-30℃±2℃、高温:+70℃±2℃)放置10min再进行试验。

  科学界普遍认为,纳米技术是21世纪经济增长的一台主要的发动机,其作用可使微电子学在20世纪后半叶对世界的影响相形见绌,纳米技术将给医学、制造业、材料和信息通信等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因此,近几年来,纳米科技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极大青睐,并引发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由于纳米技术对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及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地区)纷纷将纳米技术的研发作为21世纪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器,相继制定了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发表和推进本国纳米科技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制定了国家级的纳米技术计划。一些国家虽然没有专项的纳米技术计划,但其他计划中也往往包含了纳米技术相关的研发。

  为了抢占纳米科技的先机,美国早在2000年就率先制定了国家级的纳米技术计划(NNI),其宗旨是整合联邦各机构的力量,加强其在开展纳米尺度的科学、工程和技术开发工作方面的协调。2003年11月,美国国会又通过了《21世纪纳米技术研究开发法案》,这标志着纳米技术已成为联邦的重大研发计划,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研究中心、基础设施的建立以及人才的培养等全面展开。

  日本政府将纳米技术视为“日本经济复兴”的关键。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将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技术和纳米技术作为4大重点研发领域,并制定了多项措施确保这些领域所需战略资源(人才、资金、设备)的落实。之后,日本科技界较为彻底地贯彻了这一方针,积极推进从基础性到实用性的研发,同时跨省厅重点推进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国际竞争力的研发。

  欧盟在2002—2007年实施的第六个框架计划也对纳米技术给予了空前的重视。该计划将纳米技术作为一个最优先的领域,有13亿欧元专门用于纳米技术和纳米科学、以知识为基础的多功能材料、新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研究。欧盟委员会还力图制定欧洲的纳米技术战略,目前,已确定了促进欧洲纳米技术发展的5个关键措施:增加研发投入,形成势头;加强研发基础设施;从质和量方面扩大人才资源;重视工业创新,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考虑社会因素,趋利避险。另外,包括德国、法国、爱尔兰和英国在内的多数欧盟国家还制定了各自的纳米技术研发计划。

  制药工程是奠定在药学、生物技术、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的交叉学科,是化学工程和制药类的前沿学科领域,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药学、工程学、管理学及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制造药物的实践工程,是研究药物制造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1-2]。要培养出“厚基础、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宽口径”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注意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强调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教育传统是:重科学、轻工程;重理论、轻实践;重视逻辑思维、轻视经验的运用和总体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深度和系统性,忽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在这种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缺乏已成为用人单位对新毕业大学生的普遍看法。为改变这一状况,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制药工程专业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管理、科研开发和市场服务的专门人才,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实践环节的效果与质量。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制药工程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有关精神,结合郑州大学和化工与能源学院关于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重新修订的指导性原则,培养既懂制药又懂工程同时擅长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体现我们在培养制药工程人才方面的特色,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与改革,通过精选、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将医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学术动态引入课程,建立创新的“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体系。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在注意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意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创新能力、Kaiyun 开云创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学校发展目标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

  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学科基础课平台。公共基础平台课主要包括政治、体育、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微积分、线性代数和画法几何及计算机绘图。公共基础平台体现厚基础的特点。学科基础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和跨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与现代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电工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学科基础课平台体现宽口径的特点。

  模块课程分为专业课模块、实践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专业课模块课程主要包括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制药分离工程、制药反应工程及设备、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制药工艺学和药理学。实践模块分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以及课外实践环节五部分。实验主要包括大学物理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化工热力学实验、制药工程仿真实验和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分别为2周和3周;课程设计包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和制药工程工艺与设备设计,制药工程工艺与设备设计替代原版的化工设备设计;课外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实践。不同专业可设置不同模块,一个专业可有2—3个模块,每个模块学分大致相当,让学生自主选择,体现专业基本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课程群主要由学科选修课(含学科前沿课)、跨学科选修课等组成,主要是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体现创新性。本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药用高分子材料、环境与安全工程概论、制药工程新技术研究进展、创新药物开发过程、GMP、药剂学、遗传学、毒理学等组成;交叉学科选修课主要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专外与文献检索、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管理工程、生命科学导论、资源、能源、环境、社会、绿色过程工程导论、工程计算方法及应用软件科技论文写作等。

  郑州大学是工科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因此,学校的本科教育紧紧抓住“工程应用型”这个含义,工程问题是这个专业学生最终面临的问题,因此,从工程技术性的角度来制订实践教学模式,所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注意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意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尤其注重实践环节的训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3-4]。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充分发挥郑州大学工学学科之优势,强化学生“三个环节”,即实验课环节、课程实习环节和毕业设计环节的实践训练。

  专业实验:本着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原则,教师采取与学生平等讨论、切磋交流、协同合作的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验氛围。在专业实验的设置上,可分为以下三大部分。